欢迎访问 优童教育母婴技能培训中心,一站式母婴培训平台
优童介绍:优童教育是一家专门从事广州月嫂培训、育婴师培训、催乳师培训、小儿推拿师培训、产后恢复师培训认准优童教育,助你就业没问题!
乐乐今年上三年级了。这星期四,学校计划带同学们去郊游,听到这个消息,乐乐高兴了好几天。但是,天公不作美,偏偏星期四这一天,下起好大的雨,学校只好取消这次活动,乐乐失望极了。回到家后,他一句话也不愿意说便回到自己的房间。
爸爸看到后,走到孩子身边询问原因,乐乐委屈地把事情经过告诉爸爸,最后乐乐抱怨说:“干吗非要今天下雨啊!真是太扫兴了。”爸爸听后,附和着说“就是啊,这雨下的太不是时候了,好好的计划都泡汤了。乐乐沉默一会便自言自语道:“没关系,这次去不了,下次可以去,没有关系。“爸爸听了,笑着走出乐乐的房间。
为什么爸爸听似抱怨的一句话,却有这样好的效果?因为乐乐的父亲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。郊游对于孩子来说,可以说是一件大事。爸爸以乐乐的眼光看待这件事,以乐乐的语气来说话让他觉得很贴心,就可以自己开导自己,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。虽然只有一句话,但是,看得出来乐乐的父亲是个理解孩子、会教育孩子的家长。
有些家长面对这样的事情会怎么说呢?他们会说:“这算什么大事,不去就不去,没什么大不了,不值得不开心。"这样的劝慰语言,孩子根本不会接受,很多家庭的冲突就是这样发生的。究其原因,是家长站在自已的角度看待孩子世界发生的一切,这不公平,也没有道理。理解是教育的前提,或许一次郊游在家长看来真的没什么,但是,对于孩子真的不是小事,轻描淡写不是好办法。当孩子失望时,家长一定要做到“同情”,和孩子有一样的感受,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,才会让孩子感到内心安慰。